*

活灵活现 ─ 川剧


展览内容下载

川剧艺术

起源及发展
川剧是四川、重庆地方主要剧种之一,既是巴蜀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亦是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川剧大约于清朝时期正式形成,当时四川当地原有的「车灯戏」融汇江苏、江西、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各地声腔,逐渐形成现今结集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剧种――川剧。

川剧集各声腔之大成,可说是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的一个缩影。五种声腔剧目的唱词及读白都以四川成都语音为标准,只有少数移植剧目演唱时会夹用陕音及苏音,如陕西地方戏移植而成的《陕断桥》、《八件衣》,及苏昆移植剧目《双下山》、《醉隶》等。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而且充满浓郁的生活文化色彩,因而广受观众欢迎。

艺术特色
川剧常演剧目逾百部,表演行当齐全,分类细致,在五大行当下再细分成若干类型,唱、做、念、打皆齐,表演细腻、生动,加上不少演员创造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如变脸、吐火、托举、水袖、褶子功等,巧妙运用绝技来表达剧情、塑造人物特性,使演出更别开生面。除了舞台设计外,川剧传统舞台美术包含四大元素,包括:服饰、脸谱、砌末(即台上的布景道具)及扮戏,这些美术元素延续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舞美文化,亦使川剧形成别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高腔

高腔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其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被视为川剧中最突出且最具地方特色的声腔。高腔源于江西戈阳腔,其唱腔不但具备南方音乐的婉转悠扬,亦兼有北方音乐的高昂慷慨,其行腔流畅、节奏灵活、悲喜皆宜。

艺术特色
高腔属曲牌体音乐,其曲牌数量众多,且文辞典雅、可读性强。高腔亦继承了戈阳腔的特色,演唱时一唱众和,可用打击乐伴奏,又能徒歌演唱,伴以音色独特的锣鼓,形成了以「帮(帮腔)、打(锣鼓伴奏)、唱(角色演唱)」三位一体的独特表演形式。

帮腔
帮腔是高腔音乐的一大特点,指在演出时由一帮腔人员领腔,众人合腔。帮腔的作用繁多,包括定调、描绘环境、渲染气氛、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代替角色演绎内心独白、以第三者口吻评价剧中人物及对剧情作出反应等,可见帮腔于高腔音乐的整体结构及表现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演出独具魅力、引人入胜。


昆腔

昆腔原称为「昆山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声腔,亦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于明朝时期经艺术家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川剧特点的「南昆」,其唱腔委婉细腻、抒情性强。昆山文人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更一度将昆腔发展推向高峰,文人学士争相创作昆腔传奇。

艺术特色

昆腔词白文雅,不论歌唱及形体动作都要求严谨、细腻雅致。昆腔的流传范围广泛,流传于各地的昆腔吸收了该地区的方言及音调,使昆腔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当中包括用于川剧的川昆、京剧的京昆、湘剧的湘昆等。


灯戏

灯戏亦称为「灯调」,是建基于民间歌舞及俗曲的声腔类型,属川剧五种声腔之一,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源于四川的传统声腔。2006年,国务院将重庆梁山灯戏及四川川北灯戏统称为「灯戏」,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背景
灯戏起源于四川农村的祭祀戏剧,初期的灯戏演员皆为爱好民事活动的下层民众,每逢节日或红白二事便会于庙会、院坝演出。院坝中央会竖立灯杆并挂上红灯,由于演出于灯下进行,故命名为「灯戏」。灯戏内容大多都是反映民间生活,描写及歌颂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生活机趣,表演风格亦较粗犷简洁、诙谐生动,充分表现乡土风情。

艺术特色
灯戏的唱腔节奏轻松明快、朴实优美,多以胖筒筒、川二胡、唢吶等乐器作伴奏,打击乐器则多用锣及盆鼓。其唱词主要为七字句,兼有长短句式,结构多为四句或六句式的小曲,演唱时亦常借用高腔中的「小打」,即演员唱一句,乐队伴奏一句,节奏明快、活泼生动,加上唱多白少、载歌载舞,使灯戏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弹戏

弹戏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源于陕西的秦腔,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的分支,故亦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受四川地方语言及音乐影响,弹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艺术特色
弹戏保留了梆子声腔的特点,高亢且铿锵,并使用梆子作击节乐器,而主奏乐器则使用盖板胡琴。川剧的曲调分有「甜皮」及「苦皮」,「甜皮」表现喜悦之情,「苦皮」表现悲苦的情感,此两种曲调既可独立使用,亦可出现于同一剧中,其结构形式相同,却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胡琴

胡琴又称「丝弦子」或「皮黄」(即西皮及二黄的统称),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以小胡琴作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得名。胡琴继承了汉调及徽调的传统,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胡琴腔。

艺术特色
胡琴曲调分有西皮及二黄两类,西皮只有一个基本腔调,节奏明快且流畅,有刚有柔,可悲可喜;二黄则包括四个基本腔调,包括正调二黄、反调二黄、平板,及老调,其中以正调二黄为主要腔调,其唱腔浑厚而含蓄。

剧中既有柔美优雅的李亚仙、出身官宦之家的的翩翩公子郑元和,亦有刻薄势利的老鸨,及市井诙谐的乞丐,清新高雅与幽默庸俗的角色共冶一炉,雅中见俗,俗中带雅,具有雅俗共赏的独到之处。此外,此剧运用了川剧「悲剧喜演,喜剧悲演」的独特表现手法,悲喜交杂、五味纷陈,把这动人的爱情故事活现于观众眼前。


参考资料:
照片及部份资料由重庆市川剧院提供
刘国杰:《音乐研究》1995年 第2期〈论高腔音乐〉,1995
《四川旅游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林琳:《四川戏剧》2007年 第1期〈川北灯戏的定位与传承思考〉,2007
杜建华:《川剧精华》,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
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戏曲百花》,远方出版社,2009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最应了解的四川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冯芸:《戏曲艺术赏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严福昌:《四川灯戏集续编上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石俊、王虹莹:《国学泛舟》,独立作家-龙视界,2013
何桑、陈诚:《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中国秦腔高层论坛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