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柔并重 ─ 浙江婺剧


展览内容下载

婺剧艺术

婺剧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流行于浙江省金华一带,由于金华于历史上素称为婺州,因而得名「婺剧」,亦俗称为「金华剧」。婺剧是多声腔剧种,融合了六种声腔,包括: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及时调,尤以乱弹为主腔。

艺术特色
婺剧起源于农村,过去大多演员都是农民出身,多于迎神赛会时于露天草堂及祠堂等地方演出。婺剧的表演风格较为粗犷及夸张,亦讲究气势及造型,既重唱又重做。其剧情简朴自然、引人入胜,加上高亢爽朗的音乐、感情强烈的演出,及对比鲜明的服饰,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使婺剧得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刚柔并重

婺剧擅长以舞蹈及武打场面展现气势及强烈的情感,以婺剧大戏《穆桂英》为例,演员以连串的翻跳动作、高超的武打技巧,以及流丽出色的唱功,充分表现出婺剧大型武戏的气势。除了场面盛大的武打场面外,婺剧表演亦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文与武之间能相互融合,而非矛盾地对立。于《穆桂英》一戏中,穆桂英与杨宗保的对打,由初时刀枪剑影,到后来互生情愫,逐渐以慢招缓式演绎当中的情感变化,可见婺剧刚柔并重、动静皆宜。


婺剧六大声腔

婺剧融合了六大声腔,各个声腔都有其专长剧目,其中高腔、昆腔、乱弹等由初时独立成班,后发展为有不同组合的合班,如三合班、乱弹班等。婺剧六种声腔虽于曲调上各有不同,但于演唱上却都采用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唱词中的拖腔用假嗓,而其他则用真嗓,因此有「雌雄音」之称。

高腔
婺剧中的高腔分为三种,包括: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西安高腔演出时以鼓作击节,音调较其余两种高腔略低,因而显得流丽典雅;西吴高腔的腔调较为委婉流畅;而侯阳高腔还加入了管弦乐伴奏,风格较为豪放。以上三种声腔均沿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演出,声调高亢激越。

昆腔
婺剧中的昆腔,是昆腔流传到金华的支流,被称为「金昆」。金昆常年于乡郊演出,其声调较为高扬,且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因此语言比较通俗、剧情曲折,唱腔亦不拘限于四声格腔。金昆以演武戏为主,着重做功与开打。

乱弹
婺剧专攻乱弹的班子多出自金华浦江县,因而婺剧的乱弹又被称为「浦江乱弹」。婺剧的乱弹是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拨子】四个腔调的剧种,其中【三五七】及【芦花调】均以笛为主奏,曲调华丽及流畅;【二凡】具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昂、悲壮、高亢等感情;【拨子】亦有不同板式,一般多与【芦花调】相连。

徽戏
婺剧中的徽戏源于安徽,惟现时于安徽地区已失传,反而婺剧较完整地保留了其原貌。徽戏以【拨子】及【芦花调】等老征调为主,唱腔则主要为【西皮】、【二黄】,剧目以历史传奇为主,其表演形式亦较粗犷及朴实。

滩簧
滩簧源于苏州,原为苏滩坐唱艺术,后由婺剧演员发展并演变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其剧目大多出自昆腔戏剧本,内容多以百姓生活为主,其委婉曲折的唱腔与急速的锣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时调
时调是自明清以来民间小戏的统称,有的来自明清俗曲,有的源于地方小调,时调就是由明末各时期流行的民歌及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以演唱农村生活小戏为主的声腔。其唱腔较活泼,唱词亦较为自由。


身段绝活

变脸婺剧表演中,变化多端的变脸绝技是使演出更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之一。婺剧变脸有分为自然变脸、油彩变脸、吹粉变脸等。婺剧变脸是表演中的精髓,演出时既不能露出破绽,又要于仓促时间中完成动作,此等技艺可谓非千锤百炼不可。

手势动作
婺剧包含变幻多姿的特技表演,在演出中不时透过身段绝活展示人物剧情。由于过去的婺剧服饰没有水袖,演员的手部动作就显得十分突出,甚至演绎开门时的手指颤动均会活现观众眼前,因此各行当无不着重手腕及手指的功夫。

《白蛇传》
婺剧《白蛇传》一戏中可见多种身段绝技,如白素贞与小青的蛇步,犹如蛇行水面,加上优美舞姿,充满神话色彩;又如许仙的「十八跌」、「飞跪」等翻跌技巧,其动作难度不下于武戏,把婺剧的粗犷夸张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断桥〉中的许仙更有踢鞋穿鞋的绝活,坐地一跌把鞋踢到头顶,此一绝技把许仙落荒而逃时的胆战心惊演得出神入化,既展示出高超技巧,亦能融合于剧情中,使演出更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
照片及部份资料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提供
傅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 年第2 期〈婺剧:腔调与剧种〉,2004
方宏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 期〈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8
王加南:《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2009
肖东发:《钱塘戏话:浙江戏曲种类与艺术》,现代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