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opera festival logo Chinese Opera Festival logo
slide1 slide2 slide3 slide4 slide5 slide6 slide7 slide8
ENG | 繁體
A A A

facebook twitter weibo

「探索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今存」研讨会

1/7 2:30pm-5:00pm 

讲者:

吴新雷、万叶、潘兆民、顾希佳、张松岩

嘉宾讲者:

阮兆辉、罗家英

主持:

郑培凯

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普通话及粤语主讲

油麻地戏院剧院

戏曲表演以歌舞演故事的角色综合制,始见于南宋浙江永嘉的「南曲戏文」(南戏),其名是相对「北曲杂剧」(北杂剧)而言。北杂剧多出自文人之笔,取北方官话,严守格律,以四折为限,配以管弦伴奏,由一角唱到底,惯以女扮男。南戏则源于市井,作者多为无名氏,多取方言,声无定谱,锣鼓干唱,人声帮和,以净、丑男扮女装插科打诨。1127年宋室南渡,促使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经历宋元两代的南北大交融后,南戏于明代中叶繁衍出十多种声腔支派,其中有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谓「四大声腔」。

余姚腔
余姚腔为浙江绍兴余姚县的南戏变体声腔。最早的记载见于明成化年(1465-1487),述。余姚腔在清代从浙江流布到江苏、安徽、湖北。文献记载绝迹于清乾隆,考证其后改名为越调、越腔、越曲。余姚腔与其他南戏声腔所不同的艺术特征为「俚词肤曲」、「杂白混唱」及「以曲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蒋星煜〈从余姚腔到调腔〉戏曲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今天的新昌调腔为余姚腔遗响之说。

海盐腔
海盐腔为浙江嘉兴海盐县的南戏变体声腔。最早提到海盐腔的文献见于南宋末年, 但在明成化年(1465)前的都属于清唱歌曲,非戏曲演剧。「士大夫宴乐多用海盐戏文娱宾」,因海盐腔多用官话,是以鼓板伴奏的干唱,其体局静好、音如细发、一唱三叹。海盐腔自兴起至明万历年间,从浙江流布到江西、安徽、山东、北京、南京等地。明万历丁巳年(1617)刊印的小说《金瓶梅词话》记载大量海盐腔剧目。海盐腔至明末清初几近消亡。据考今存海盐腔遗音有:江西孟戏高腔、青阳腔横调,湖南湘剧低牌子、浙江永嘉昆剧、海盐骚子歌、宁海皮影戏、广东正字戏等。

弋阳腔
弋阳腔为江西东南部弋阳县的南戏变体声腔。明永乐年(1403-1424)已传至云南、贵州,嘉靖(1522-1566年)以后遍及北京、南京、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弋阳腔的演唱不披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一人启口,众人接唱。因其具有错用乡语,改调歌之的特性,明万历年(1573-1620)先后演变为义乌腔、青阳腔、徽州腔、乐平腔、京腔、四平腔。入清后演化为各地高腔,计有十三省、四十七个剧种与弋阳腔有亲缘关系。弋阳腔的本体则存于江西赣剧中。

昆山腔

昆山腔为江苏昆山县的南戏变体声腔。最早的文献是记明太祖(1368-1398年)问昆山人能否歌之的对话。元人顾坚正昆山南辞之声,明嘉靖年(1522-1566)魏良辅再为其「尽洗乖声,别开堂奥」,改昆山腔为「以笛、管、笙、琶,按节而唱南曲」,号「水磨调」,被文人士大夫所推崇。梁伯龙得魏良辅之传作《浣纱记》,遂将昆山腔从吴中推向全国。清朝中叶以后,花部乱弹崛起,昆山腔渐次衰微。1920年苏州的有识之士成立昆剧传习所,培养「传」字为艺名的五十余名传人。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令仅存的七大昆剧团得以重新振作。

讲者(排名按年龄序)

吴新雷
1933年出生,江苏江阴县人。原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戏曲史、文学史、红学、昆剧。其主编的《中国昆曲大辞典》、《中国昆曲艺术》是当代公认的权威性巨典。2013年荣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近年发表了〈浙江三大昆曲支派初探〉等研究论文。

万叶
1937年出生,江西广丰县人。曾任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现为江西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曾任《江西戏曲大典》副主编、《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常务副主编,及参与《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著工作,近年专注于弋阳腔的研究,出版了《弋阳腔丛书》、《弋阳腔音乐探析与传承》等著作。

潘兆民 (肇明)
1937年出生,笔名肇明,浙江新昌人。1978年到新昌文化馆工作,1980年转职于调腔剧团任编剧。共创作和改编大小剧目二十余本;挖掘和抢救了调腔《北西厢》和《目连戏》等剧作。1997年由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为其出版了《调腔目连戏咸丰庚申年抄本》。

顾希佳
1941年生,浙江嘉善人。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研究员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在海盐县文化馆工作近三十年,参与了浙江海盐腔的挖掘工作,并发表了〈初探海盐腔与海盐骚子歌的渊源关系〉、〈海盐腔研究断想〉等研究论文。

张松岩
1943年生,河北正定人,原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中国戏曲志・河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北卷》等集成辞典的编辑,均任副主编。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河北大学客座教授。曾发表〈汤显祖与戏曲声腔〉、〈昆曲在河北〉等研究论文。

嘉宾讲者(排名按笔划序)

阮兆辉
初随名宿新丁香耀学习粤剧,后拜名伶麦炳荣为师。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1992年获颁授勋衔,2003年再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成就奖,又曾应邀赴伦敦作御前演出。现任香港八和会馆副主席。2012年获香港教育学院颁授荣誉院士。

罗家英
自八岁开始接受父亲罗家权的严格培训,学习基本功架,唱做技巧则师承伯父罗家树及叔父罗家会;曾先后问艺于粉菊花、吕国铨、刘洵及梁素琴。创作的新剧众多。2012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2013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及美国北方大学颁授荣誉博士

主持

郑培凯
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及后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协办中国文化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及教授至今。同时兼任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顾问、香港民政事务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常于报刊以笔名「程步奎」发表诗文及以本名发表学术论文。曾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及发表〈戏曲与观众〉、〈戏曲的现代困境〉、〈戏曲的存亡〉、〈昆曲经典工程〉等戏曲评论文章。
(资料由香港中国艺术推广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