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柔並重 ─ 浙江婺劇


展覽內容下載

婺劇藝術

婺劇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流行於浙江省金華一帶,由於金華於歷史上素稱為婺州,因而得名「婺劇」,亦俗稱為「金華劇」。婺劇是多聲腔劇種,融合了六種聲腔,包括: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及時調,尤以亂彈為主腔。

藝術特色
婺劇起源於農村,過去大多演員都是農民出身,多於迎神賽會時於露天草堂及祠堂等地方演出。婺劇的表演風格較為粗獷及誇張,亦講究氣勢及造型,既重唱又重做。其劇情簡樸自然、引人入勝,加上高亢爽朗的音樂、感情強烈的演出,及對比鮮明的服飾,形成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使婺劇得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剛柔並重

婺劇擅長以舞蹈及武打場面展現氣勢及強烈的情感,以婺劇大戲《穆桂英》為例,演員以連串的翻跳動作、高超的武打技巧,以及流麗出色的唱功,充分表現出婺劇大型武戲的氣勢。除了場面盛大的武打場面外,婺劇表演亦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文與武之間能相互融合,而非矛盾地對立。於《穆桂英》一戲中,穆桂英與楊宗保的對打,由初時刀槍劍影,到後來互生情愫,逐漸以慢招緩式演繹當中的情感變化,可見婺劇剛柔並重、動靜皆宜。


婺劇六大聲腔

婺劇融合了六大聲腔,各個聲腔都有其專長劇目,其中高腔、崑腔、亂彈等由初時獨立成班,後發展為有不同組合的合班,如三合班、亂彈班等。婺劇六種聲腔雖於曲調上各有不同,但於演唱上卻都採用真假嗓相結合的唱法,唱詞中的拖腔用假嗓,而其他則用真嗓,因此有「雌雄音」之稱。

高腔
婺劇中的高腔分為三種,包括:西安高腔、西吳高腔、侯陽高腔。西安高腔演出時以鼓作擊節,音調較其餘兩種高腔略低,因而顯得流麗典雅;西吳高腔的腔調較為委婉流暢;而侯陽高腔還加入了管弦樂伴奏,風格較為豪放。以上三種聲腔均沿用「一唱眾和」的幫腔形式演出,聲調高亢激越。

崑腔
婺劇中的崑腔,是崑腔流傳到金華的支流,被稱為「金崑」。金崑常年於鄉郊演出,其聲調較為高揚,且以農民為主要觀眾,因此語言比較通俗、劇情曲折,唱腔亦不拘限於四聲格腔。金崑以演武戲為主,著重做功與開打。

亂彈
婺劇專攻亂彈的班子多出自金華浦江縣,因而婺劇的亂彈又被稱為「浦江亂彈」。婺劇的亂彈是指唱【三五七】、【蘆花調】、【二凡】、【撥子】四個腔調的劇種,其中【三五七】及【蘆花調】均以笛為主奏,曲調華麗及流暢;【二凡】具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昂、悲壯、高亢等感情;【撥子】亦有不同板式,一般多與【蘆花調】相連。

徽戲
婺劇中的徽戲源於安徽,惟現時於安徽地區已失傳,反而婺劇較完整地保留了其原貌。徽戲以【撥子】及【蘆花調】等老徵調為主,唱腔則主要為【西皮】、【二黃】,劇目以歷史傳奇為主,其表演形式亦較粗獷及樸實。

灘簧
灘簧源於蘇州,原為蘇灘坐唱藝術,後由婺劇演員發展並演變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其劇目大多出自崑腔戲劇本,內容多以百姓生活為主,其委婉曲折的唱腔與急速的鑼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時調
時調是自明清以來民間小戲的統稱,有的來自明清俗曲,有的源於地方小調,時調就是由明末各時期流行的民歌及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以演唱農村生活小戲為主的聲腔。其唱腔較活潑,唱詞亦較為自由。


身段絕活

變臉婺劇表演中,變化多端的變臉絕技是使演出更豐富多彩的重要元素之一。婺劇變臉有分為自然變臉、油彩變臉、吹粉變臉等。婺劇變臉是表演中的精髓,演出時既不能露出破綻,又要於倉促時間中完成動作,此等技藝可謂非千錘百煉不可。

手勢動作
婺劇包含變幻多姿的特技表演,在演出中不時透過身段絕活展示人物劇情。由於過去的婺劇服飾沒有水袖,演員的手部動作就顯得十分突出,甚至演繹開門時的手指顫動均會活現觀眾眼前,因此各行當無不著重手腕及手指的功夫。

《白蛇傳》
婺劇《白蛇傳》一戲中可見多種身段絕技,如白素貞與小青的蛇步,猶如蛇行水面,加上優美舞姿,充滿神話色彩;又如許仙的「十八跌」、「飛跪」等翻跌技巧,其動作難度不下於武戲,把婺劇的粗獷誇張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斷橋〉中的許仙更有踢鞋穿鞋的絕活,坐地一跌把鞋踢到頭頂,此一絕技把許仙落荒而逃時的膽戰心驚演得出神入化,既展示出高超技巧,亦能融合於劇情中,使演出更引人入勝。


參考資料:
照片及部份資料由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提供
傅謹:《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4 年第2 期〈婺劇:腔調與劇種〉,2004
方宏燁:《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 期〈試論婺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2008
王加南:《婺劇六大聲腔的音樂特點》,2009
肖東發:《錢塘戲話:浙江戲曲種類與藝術》,現代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