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opera festival logo Chinese Opera Festival logo
slide1 slide2 slide3 slide4 slide5 slide6 slide7 slide8
ENG | 简体
A A A

研討會

facebook twitter weibo

「探索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今存」研討會

1/7 2:30pm-5:00pm 

講者:

吳新雷、萬葉、潘兆民、顧希佳、張松岩

嘉賓講者:

阮兆輝、羅家英

主持:

鄭培凱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普通話及粵語主講

油麻地戲院劇院

戲曲表演以歌舞演故事的角色綜合制,始見於南宋浙江永嘉的「南曲戲文」(南戲),其名是相對「北曲雜劇」(北雜劇)而言。北雜劇多出自文人之筆,取北方官話,嚴守格律,以四折為限,配以管弦伴奏,由一角唱到底,慣以女扮男。南戲則源於市井,作者多為無名氏,多取方言,聲無定譜,鑼鼓乾唱,人聲幫和,以淨、丑男扮女裝插科打諢。1127年宋室南渡,促使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從北方轉移至南方。經歷宋元兩代的南北大交融後,南戲於明代中葉繁衍出十多種聲腔支派,其中有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謂「四大聲腔」。

餘姚腔
餘姚腔為浙江紹興餘姚縣的南戲變體聲腔。最早的記載見於明成化年(1465-1487),述。餘姚腔在清代從浙江流佈到江蘇、安徽、湖北。文獻記載絕跡於清乾隆,考證其後改名為越調、越腔、越曲。餘姚腔與其他南戲聲腔所不同的藝術特徵為「俚詞膚曲」、「雜白混唱」及「以曲代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蔣星煜〈從餘姚腔到調腔〉戲曲調查報告中首次提出今天的新昌調腔為餘姚腔遺響之說。

海鹽腔
海鹽腔為浙江嘉興海鹽縣的南戲變體聲腔。最早提到海鹽腔的文獻見於南宋末年, 但在明成化年(1465)前的都屬於清唱歌曲,非戲曲演劇。「士大夫宴樂多用海鹽戲文娛賓」,因海鹽腔多用官話,是以鼓板伴奏的乾唱,其體局靜好、音如細髮、一唱三歎。海鹽腔自興起至明萬曆年間,從浙江流佈到江西、安徽、山東、北京、南京等地。明萬曆丁巳年(1617)刊印的小說《金瓶梅詞話》記載大量海鹽腔劇目。海鹽腔至明末清初幾近消亡。據考今存海鹽腔遺音有:江西孟戲高腔、青陽腔橫調,湖南湘劇低牌子、浙江永嘉崑劇、海鹽騷子歌、寧海皮影戲、廣東正字戲等。

弋陽腔
弋陽腔為江西東南部弋陽縣的南戲變體聲腔。明永樂年(1403-1424)已傳至雲南、貴州,嘉靖(1522-1566年)以後遍及北京、南京、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等地。弋陽腔的演唱不披管弦,其節以鼓,其調喧,一人啟口,眾人接唱。因其具有錯用鄉語,改調歌之的特性,明萬曆年(1573-1620)先後演變為義烏腔、青陽腔、徽州腔、樂平腔、京腔、四平腔。入清後演化為各地高腔,計有十三省、四十七個劇種與弋陽腔有親緣關係。弋陽腔的本體則存於江西贛劇中。

崑山腔

崑山腔為江蘇崑山縣的南戲變體聲腔。最早的文獻是記明太祖(1368-1398年)問崑山人能否歌之的對話。元人顧堅正崑山南辭之聲,明嘉靖年(1522-1566)魏良輔再為其「盡洗乖聲,別開堂奧」,改崑山腔為「以笛、管、笙、琶,按節而唱南曲」,號「水磨調」,被文人士大夫所推崇。梁伯龍得魏良輔之傳作《浣紗記》,遂將崑山腔從吳中推向全國。清朝中葉以後,花部亂彈崛起,崑山腔漸次衰微。1920年蘇州的有識之士成立崑劇傳習所,培養「傳」字為藝名的五十餘名傳人。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令僅存的七大崑劇團得以重新振作。

講者(排名按年齡序)

吳新雷
1933年出生,江蘇江陰縣人。原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戲曲史、文學史、紅學、崑劇。其主編的《中國崑曲大辭典》、《中國崑曲藝術》是當代公認的權威性巨典。2013年榮獲文化部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戲曲教學與研究終身成就獎」。近年發表了〈浙江三大崑曲支派初探〉等研究論文。

萬葉
1937年出生,江西廣豐縣人。曾任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現為江西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曾任《江西戲曲大典》副主編、《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常務副主編,及參與《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著工作,近年專注於弋陽腔的研究,出版了《弋陽腔叢書》、《弋陽腔音樂探析與傳承》等著作。

潘兆民 (肇明)
1937年出生,筆名肇明,浙江新昌人。1978年到新昌文化館工作,1980年轉職於調腔劇團任編劇。共創作和改編大小劇目二十餘本;挖掘和搶救了調腔《北西廂》和《目連戲》等劇作。1997年由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為其出版了《調腔目連戲咸豐庚申年抄本》。

顧希佳
1941年生,浙江嘉善人。杭州師範學院人文學院研究員及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在海鹽縣文化館工作近三十年,參與了浙江海鹽腔的挖掘工作,並發表了〈初探海鹽腔與海鹽騷子歌的淵源關係〉、〈海鹽腔研究斷想〉等研究論文。

張松岩
1943年生,河北正定人,原河北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曾參與《中國戲曲志・河北卷》、《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河北卷》等集成辭典的編輯,均任副主編。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河北大學客座教授。曾發表〈湯顯祖與戲曲聲腔〉、〈崑曲在河北〉等研究論文。

嘉賓講者(排名按筆劃序)

阮兆輝
初隨名宿新丁香耀學習粤劇,後拜名伶麥炳榮為師。1991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1992年獲頒授勳銜,2003年再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成就獎,又曾應邀赴倫敦作御前演出。現任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2012年獲香港教育學院頒授榮譽院士。

羅家英
自八歲開始接受父親羅家權的嚴格培訓,學習基本功架,唱做技巧則師承伯父羅家樹及叔父羅家會;曾先後問藝於粉菊花、呂國銓、劉洵及梁素琴。創作的新劇眾多。2012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2013年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及美國北方大學頒授榮譽博士

主持

鄭培凱
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及後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協辦中國文化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及教授至今。同時兼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顧問、香港民政事務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常於報刊以筆名「程步奎」發表詩文及以本名發表學術論文。曾主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及發表〈戲曲與觀眾〉、〈戲曲的現代困境〉、〈戲曲的存亡〉、〈崑曲經典工程〉等戲曲評論文章。
(資料由香港中國藝術推廣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