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  甲子四折《平貴別窰》 裴艷玲越劇四大小生流派匯演  《狸貓換太子 • 拷打寇珠》  吳鳳花越劇四大小生流派匯演  《何文秀 • 桑園訪妻、哭牌算命》  趙志剛越劇四大小生流派匯演  《紅樓夢 • 焚稿、哭靈》  張小君越劇四大小生流派匯演  《珍珠塔 • 方卿前見姑》  徐標新新編粤劇《搜證雪冤》  李龍新編粤劇《搜證雪冤》  龍貫天新編粤劇《搜證雪冤》  王超群「嶺南餘韻」八大曲選段  阮兆輝、羅家英、廖國森 (左至右)浙江永嘉崑劇團  《張協狀元》  林媚媚 (中)雲南省滇劇院  《楊門女將 • 出征》  王玉珍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陳三五娘》  曾靜萍 廣東海豐縣白字戲劇團  《金葉菊》  余錦程 (中)河南豫劇院二團  《清風亭上》  李樹建 (左)、柏青 (右)京崑劇場  《武松與潘金蓮》  鄧宛霞 (左)、侯少奎 (右)京崑劇場  《長生殿 • 驚變、埋玉》  蔡正仁

%E5%B4%91%E6%9B%B2%E6%B8%85%E5%94%B1%E8%97%9D%E8%A1%93%E7%B3%BB%E5%88%97



節目改動

崑曲清唱會演唱者顧鐵華及周秦因健康理由未能參與演出,有關演出及延伸活動內容將作改動,詳情請見以下更新資料。

崑曲以其獨特的歷史發展,幾百年來通過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參與,積累了豐富的演出劇本。例如高明寫《琵琶記》、湯顯祖寫《牡丹亭》,洪昇寫《長生殿》,紛紛記下了明清時期崑曲的輝煌,崑曲藝術因文人的參與而大大提高了唱、演的藝術水平和品位。崑曲清唱先於劇唱,崑腔改良而成為風靡上層社會的「水磨」雅曲,即得力於明中葉魏良輔、梁辰魚等一批文人雅士,並於明清兩代留下了豐富的曲唱理論。文人階層以清曲演唱的形式輾轉相傳,重於曲唱的研究,追求文字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探討文字的聲韻,樂音的協調。因此,崑曲藝術流傳至今,不但見諸於舞台之上的演出,清曲演唱亦十分蓬勃。今年中國戲曲節主辦「崑曲清唱藝術系列」,以兩場崑曲清唱專場及三場崑曲論壇,讓觀眾從不同角度了解崑曲藝術。

7月11至12日 (五至六) 7:30pm

油麻地戲院劇院

崑曲清唱會


7月11日 (五) 7:30pm
甘紋軒
《牡丹亭.驚夢》 【山坡羊】
《西樓記.樓會》 【楚江情】
歐陽啟名
《牡丹亭.驚夢》 【綿搭絮】
《艷雲亭.癡訴》 【鬭鵪鶉】
汪小丹
《牡丹亭.尋夢》 【懶畫眉】
《玉簪記.琴挑》 【朝元歌】
《長生殿.絮閣》 【喜遷鶯】
陳安娜
《紅梨記.草地》 【傾杯玉芙蓉】
《慈悲願.認子》 【北集賢賓】
陳彬
《繡襦記.蓮花》 【蓮花落】
《琵琶記.賞荷》 【紅納襖】
《邯鄲夢.三醉》 【紅繡鞋】
趙衛
《牡丹亭.拾畫》 【顏子樂】
《牡丹亭.硬拷》 【折桂令】
《荊釵記.見娘》 【江兒水】
趙一凡
《連環記.議劍》 【錦纏道】
《四聲猿.罵曹》 【油葫蘆】【天下樂】
《牧羊記.望鄉》 【忒忒令】
孫燕虹
《西樓記.拆書》 【一江風】
《紅梨記.亭會》 【桂枝香】
何嘉硯
散曲 【臨江仙】(俞平伯)
《水滸記.活捉》 【梁州新郎】
張麗真
《牡丹亭.尋夢》 【江兒水】
散曲 【步步嬌】(明 佚名)
陳春苗
《琵琶記.書館》 【解三酲】(兩支)
散曲《秋思》 【離亭宴帶歇指煞】(元 馬致遠)
《邯鄲夢.三醉》 【紅繡鞋】【迎仙客】


7月12日 (六) 7:30pm
蔡正仁
《長生殿.哭像》 【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
《千忠戮.慘睹》 【傾杯玉芙蓉】
張繼青
《牡丹亭.驚夢》 【山坡羊】
《牡丹亭.離魂》 【集賢賓】
汪世瑜
《西園記.夜祭》 【小桃紅】
《牡丹亭.驚夢》 【山桃紅】
梁谷音
《水滸記.活捉》 【罵玉郎】
《焚香記.陽告》 【滿庭芳】【上小樓】
姚繼焜
《繡襦記.打子》 【折桂令】【收江南】
《千忠戮.打車》 【新水令】
黃小午
《長生殿.酒樓》 【商調集賢賓】【逍遙樂】
《長生殿.彈詞》 【六轉】
王維艱
《吟風閣.罷宴》 【朝天子】
《荊釵記.見娘》 【刮鼓令】
李鴻良
《精忠記.掃秦》 【迎仙客】
《水滸記.活捉》 【漁燈兒】
龔隱雷
《紫釵記.折柳》 【寄生草】
《鐵冠圖.刺虎》 【滾繡球】
吳雙
《牡丹亭.花判》 【油葫蘆】【寄生草】
《風雲會.訪普》 【滾繡球】

伴奏 江蘇省崑劇院樂隊
票價 $240 (每場)
  • 唱詞有中文字幕
  • 每場演出長約2小時15分鐘,包括中場休息15分鐘
7月13日 (日)

饒宗頤文化館演藝廳

崑曲論壇

2:00–3:30 pm

崑曲伴奏特色

講者: 王建農 (國家一級演奏員)、 戴培德 (國家一級演奏員)
主持: 蘇思棣


4:00–5:30 pm

清曲藝術之承傳

講者: 甘紋軒、歐陽啟名、汪小丹、陳安娜、陳彬
主持: 張麗真 (崑曲藝術研究者)


7:30–9:00 pm

名家談曲

講者: 蔡正仁、張繼青、汪世瑜、梁谷音、姚繼焜、黃小午
主持: 鄭培凱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 普通話及粤語主講
  •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饒宗頤文化館

地址 九龍青山道800號
查詢 2100 2828
網址 www.jtia.hk

蔡正仁

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曾任上海崑劇團團長。1961年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一屆崑劇演員班。工小生,尤其擅長官生戲。師承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及傳字輩沈傳芷、周傳瑛等名家。其嗓音寬厚明亮,膛音充足,底氣飽滿,感情真摯。1986年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89年主演《長生殿》獲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2010年獲第十三屆文華表演獎榜首。



張繼青

江蘇省崑劇院名譽院長,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師承全福班老藝人尤彩雲、曾長生等。她戲路寬廣,唱腔剛柔相濟,對藝術追求一絲不苟。在繼承「驚夢」、「尋夢」、「痴夢」這三齣經典旦角折子戲中有動人的藝術效果而被譽為「張三夢」。2004年為白先勇製作青春版《牡丹亭》擔任藝術總顧問。



汪世瑜

前浙江崑劇團團長,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師承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周傳瑛,工巾生,兼能冠生、皮生,尤以巾生見長,享有崑曲「巾生魁首」之讚譽,蜚聲海內外。2004年為白先勇製作青春版《牡丹亭》擔任藝術總監及總導演。



梁谷音

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61年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一屆崑劇演員班。師承張傳芳、朱傳茗、沈傳芷等名家,嗓音甜潤,表演細膩,戲路寬廣。主演花旦,但正旦、閨門旦俱能勝任,譽為崑劇界的「通才演員」。曾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89年演出《潘金蓮》獲首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1993年演《牡丹亭》獲第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



姚繼焜

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工老生、官生,師從沈傳芷、鄭傳鑑、倪傳鉞等傳字輩藝術家,並受教於蘇州著名曲家宋選之、姚軒宇、吳仲培。向上一輩崑劇藝人承傳了頗多傳統折子戲,演出風格剛勁與文氣兼備,唸白與唱腔忠於傳統,與張繼青合演《爛柯山》飾朱買臣,留給觀眾深刻印象。



黃小午

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工老生,師承包傳鐸、鄭傳鑑、倪傳鉞等名家,並得周傳瑛的傳授。他演唱蒼勁酣暢、吐字清晰,表演真切自然。曾獲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擅演劇目有《長生殿.酒樓》、《連環記.議劍》、《琵琶記.掃松》及《千忠戮.草詔》等。



王維艱

著名崑劇表演藝家,國家一級演員,工老旦、正旦,師從宋衡之、宋選之、王傳蕖。嗓音明亮,運腔細膩婉轉。擅演《吟風閣.罷宴》中的劉婆、《西廂記.拷紅》中的崔夫人、《紅梨記.花婆》中的花婆等老旦角色。



李鴻良

國家一級演員,工丑、副,現任江蘇省崑劇院院長。1985年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師從周傳滄、范繼信、姚繼蓀、劉異龍、王世瑤、張寄蝶等名家。其表演細膩傳神、詼諧幽默,行當基本功扎實。曾主演《孽海記.下山》中的和尚本無、《義俠記.遊街》中的武大郎及《風箏誤》中的醜女詹愛娟等丑角人物。曾獲第五屆江蘇省戲劇節優秀表演獎、首屆中國崑劇藝術節表演獎,2011年獲第二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龔隱雷

國家一級演員,師承張繼青、胡錦芳等崑曲表演藝術家。其扮相秀麗,台風優雅,唱腔尤重傳統規範。曾主演《牡丹亭》、《玉簪記》、《竇娥冤》等作品廣獲好評。曾獲首屆全國崑曲蘭花優秀表演獎、第四屆中國崑劇藝術優秀表演金獎及江蘇省第二屆戲曲紅梅杯金獎。



吳雙

國家一級演員,工淨角。先後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崑劇演員班和華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師承崑劇表演藝術家方洋、鍾維德、王群。其嗓音高亢,台風大度。曾獲首屆中國戲曲演唱大賽紅梅金獎、2007年全國崑劇優秀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獎、2009年度上海文藝人才基金優秀文藝人才獎。



甘紋軒

上海崑曲研習社社長。父為南京著名曲家甘貢三,自幼耳濡目染。從施桂林、徐金虎、李金壽等名師習曲,《牡丹亭.遊園》由溥侗傳授。後從尤彩雲習藝三年,學旦並兼小生、老生、大面戲。1956年參加由趙景深創辦的上海崑曲研習社,期間得沈傳芷、方傳芸、張傳芳、王傳蕖等指導。曾應邀於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等曲社授曲。



歐陽啟名

北京崑曲研習社社長。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戲曲研究中心副主任。1979年加入由俞平伯任社長的北京崑曲研習社,從師周銓庵、馬祥麟、王傳蕖等學習,習曲之餘,亦學表演。



汪小丹

南京崑曲社社長。出自京崑藝術名門,外祖父京崑名家甘貢三享有「江南笛王」之美譽。1954年甘貢三與吳梅、仇萊之等組建南京崑曲社,與愛新覺羅•溥侗(紅豆館主)、梅蘭芳、俞振飛等研習京崑藝術。汪小丹父親汪劍耘為梅蘭芳入室弟子,自幼得到父輩師長言教親授京崑藝術。現任南京甘熙故居京崑文化藝術研習中心會長、南京梅蘭芳京崑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理事。



陳安娜

海外崑曲社社長。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國,大學期間參加崑曲社,由汪經昌、夏煥新教授崑曲,後參加台北蓬瀛曲集,得焦承允指導。1967年起師從張充和學習唱唸表演及笛子。1991年在紐約加入海外崑曲社傳習班,向史潔華、王泰祺、樂漪萍、溫宇航等多位旅美崑曲藝術家學習。



陳彬

水磨曲集崑劇團副團長兼藝術總監。1969年開始習曲,從「笛王」徐炎之及張善薌習旦行,1994年起隨上海崑劇團周志剛工小生。曾任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市立中崙高中崑曲社和銘傳商專中國戲曲研究社指導老師,並曾於台北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元智大學、楊梅高中開設崑曲課程,現為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周秦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幼承家學,通韻律,工詩文,擅擫笛度曲。1982年畢業於江蘇師院,為錢仲聯入室弟子。1989年主持蘇州大學崑曲藝術本科班教務。2001年任中國崑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主持中國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主編出版《中國崑曲論壇》年刊。2003年以來應白先勇之請擔任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唸指導。



顧鐵華

自幼醉心戲曲,自小家中延聘名師為其開蒙學習京劇。五六十年代由南京曲聖甘貢三啟蒙習唱崑曲,並隨京崑奇人「紅豆館主」門人張澍聲攻習京劇小生。1979年拜京崑泰斗俞振飛門下,成為俞大師的第一位海外弟子。熱心支持京崑藝術發展,創建「顧鐵華振興崑曲基金」扶持崑曲發展。為搶救傳承瀕臨滅絶的傳統劇目,曾出版《粟廬曲譜外編》及《中國崑劇精品集粹》聲像資料六集。



趙衛

上海崑曲研習社社員,從柳萱圖、陳宏亮、葉惠農、甘紋軒等曲家習曲,學習巾生及大冠生曲目。曾與甘紋軒合演《斷橋》、《樓會》,與汪小丹老師合演《驚夢》等折子戲。



趙一凡

上海崑曲研習社社員。幼嗜京劇,2001年得劉潤恩啟蒙,習崑曲老生;後得陳宏亮、李闓東、甘紋軒、金睿華等曲家指點,又向倪傳鉞學習唱唸,並通曲笛及板鼓。



孫燕虹

於蘇州崑曲研習社習曲,曾受姚志曾、蔡濱秋等曲家指點,主工巾生,並能擫笛。2005年加入蘇州欣和曲社。



何嘉硯

中央美術學院滋蘭崑曲社前社長。師從北京曲家朱復,2011年加入北京崑曲研習社。畢業返滬,師從上海崑劇團胡保棣習曲並隨上海曲家甘紋軒、金睿華學習。



張麗真

香港和韻曲社社長。1988年隨樂漪萍女士學習崑曲,後隨南京曲家王正來、北京曲家朱復研習曲學。多年來積極推廣崑曲藝術,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教授崑曲藝術課程;並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擔任崑曲導師。除崑曲外,近年亦探討中國古典歌唱藝術,包括宋詞、琴歌等。光碟錄音有《姜白石詞擬唱》,《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譯註試唱》。



陳春苗

香港和韻曲社副社長。香港大學、蘇州大學碩士,從古兆申、張麗真、周秦習唱崑曲,又蒙崑曲表演藝術家汪世瑜、岳美緹、北京曲家朱復等給予指導。曾於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及參與研究工作。多次於本港與美國等地公開演唱崑曲、宋詞及琴歌。光碟錄音有《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譯註曲牌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