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节自2010年起与观众相聚,转眼已届五周年。衷心感谢各方的支持,戏曲节得以茁壮成长,与艺术家及观众们共同见证戏曲舞台的灿烂动人时刻。戏曲包含内涵丰富的人文情感,今届戏曲节特地献上多台具不同地方音乐特色的戏曲节目,和大家一同细赏戏曲与音乐结合的巧妙与精致。
为庆祝戏曲节五周年纪念,今届开幕演出很荣幸邀请「人间国宝」、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率领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优秀演员带来多出精彩绝伦的骨子老戏,展现传统戏曲的气韵和文武双全的深厚功力,并以昆乱不挡的造诣,于「寻源问道」中带领观众寻找戏曲本源。越剧小生四大流派唱腔各具迷人之处,著名小生赵志刚(尹派)、吴凤花(范派)、张小君(徐派)及徐标新(陆派),联同优秀旦角演员以不同流派艺术四演越剧精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及各流派代表作品,是难得一会的越剧盛宴。
排场是粤剧艺术的重要部分,粤剧名伶新剑郎按传统结集古老排场程式编撰新编粤剧《搜证雪冤》,由红伶李龙、龙贯天、王超群、吕洪广等担纲,呈现独特排场精萃。岭南八大曲是由粤剧戏台剧本发展而成的清唱曲本,唱腔及音乐拍和法度严谨。为配合抢救这项几近失传的岭南艺术,粤乐曲艺大师梁以忠的女儿、著名粤曲唱腔艺术家梁素琴担任艺术总监,重新整理八大曲本,由名伶罗家英、阮兆辉、廖国森、郑咏梅等以古腔演出《六郎罪子》,以及优秀粤曲唱家梁之洁、丁爱莲、红伶新剑郎与粤剧演员何家耀等演出八大曲精彩片段。
香港的京昆剧场邓宛霞、耿天元联同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侯少奎、蔡正仁、陆永昌及北方昆曲剧院演员演出长剧《武松与潘金莲》及折子戏。保留古南戏格局的浙江永嘉昆剧团演出宋元南戏代表作《张协状元》及传统折子戏,共赏朴实真挚的昆剧艺术气息。今年戏曲节包罗多个风格鲜明的地方戏,绚丽缤纷:首次来港的云南省滇剧院将演出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的传统代表剧目;梨园戏是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音乐古朴精致,著名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演出「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流派专属传统剧目,并带来一场梨园戏音乐会。广东海丰县白字戏剧团上演大戏《金叶菊》及优秀传统折子戏,展示白字戏唱念及音乐特色。以唱功见长的著名豫剧艺术家李树建率河南豫剧院二团演绎《清风亭上》的恩与逆及传统折子戏,表演节奏鲜明强烈。
除了舞台演出,戏曲节继续安排多项艺术导赏活动,包括专题艺术及导赏讲座、戏曲电影欣赏、艺人谈及展览等,更诚邀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继青、汪世瑜、梁谷音、姚继焜、黄小午、王维艰、李鸿良、龚隐雷、吴双等,与多位昆曲清唱家及学者参与清唱会及昆曲论坛,为认识及欣赏昆曲音乐艺术的难得盛会。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文化节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