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活动
中国戏曲电影

中国戏曲节在戏曲电影大海中搜宝寻珍,京剧海派及麒派电影作为本届焦点所在,孙悟空、白骨精与穆桂英助阵,同一剧目的舞台演出,与银幕电影相映成趣,饶富趣味。
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院
7/8(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武松》(1963)
主演:盖叫天、张佑福、艾世菊
导演:应云卫、俞仲英
彩色/118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简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14/8(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周信芳的舞台艺术》(1961)
主演:周信芳、汪志奎、赵晓岚、王正屏
导演:应云卫、杨小仲
彩色/103分钟
字幕:唱词及念白均附简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21/8(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斩经堂》(1937)
主演:周信芳、袁美云
导演:费穆
黑白/84分钟
字幕:唱词及念白均附简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28/8(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穆桂英大战洪州》(1963)
主演:刘秀荣、张春孝
导演:崔嵬、陈怀皑
彩色/132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简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4/9(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
主演:六龄童、筱昌顺、七龄童、傅马潮、筱艳秋
导演:杨小仲、俞仲英
彩色/99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简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片源及电影资料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
粤语戏曲电影

配合开幕节目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中西兼容的创作取向,戏曲电影欣赏亦将以中华文化艺术融汇贯通的题旨出发,发掘一系列以西方电影或名剧改篇的粤语戏曲电影,让一众戏迷重温别开生面的作品。
香港太空馆演讲厅
10/8(星期六)晚上7时45分
《苦凤莺怜》(1947) +
主演:马师曾、张月儿、林妹妹、刘克宣
导演:杨工良
编剧:莫康时
黑白/125分钟
票价:$70

24/8(星期六)晚上7时45分
《贼王子》(1958)
主演:何非凡、梅绮、林蛟、李宝莹
导演:陆邦
原著:陈天纵
黑白/92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繁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31/8(星期六)晚上7时45分
《续白金龙》(1937) +
主演:唐雪卿、黄曼梨、林妹妹、范觉非
导演:薛觉先、高梨痕
编剧:汤德培
黑白/111分钟
票价:$70

7/9(星期六)晚上7时45分
《璇宫艳史》(1957)
主演:谭兰卿、张瑛、梁醒波、柠檬
导演:左几
原著:薛觉先
黑白/124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繁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14/9(星期六)晚上7时45分
《蝴蝶夫人》(1954)
主演:新马师曾、周坤玲、伊秋水、黄楚山
导演:陈皮
编剧:李寿祺
黑白/110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繁体中文字幕
票价:$70

+ 鸣谢美国三藩市华宫戏院方创杰先生
鸣谢香港电影资料馆
3/6(星期一)晚上7时30分 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演前座谈会 讲者:罗家英、汪明荃 主持:林玮婷(粤剧演员)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16/6(星期日)演出后 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演后座谈会 讲者:罗家英、汪明荃、新剑郎 主持:林玮婷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粤语主讲 (即场观众可留步参与,无须登记。)
20/6(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北路梆子的艺术特色
讲者:杨仲义、成凤英、贾粉桃、冯慧玲、
李瑞星、杜建军
主持:陈春苗(戏曲研究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27/6(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潮剧的艺术特色 讲者:张怡凰、詹少君、林燕云、林初发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4/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守正创新.柳子戏的艺术内涵 讲者:陈媛、杨春伟 主持:陈亮亮(戏曲研究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11/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由《玉蜻蜓》到《柳永》— 尹派越剧的传承与创新 讲者:王君安、李敏、郑全、陈翠红、邢丽华、沈敏、张倩倩、赵阳、毛晓格、裘洁 主持:陈亮亮 地点: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演讲厅 普通话主讲
18/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北方昆曲剧院的传承与表演风格 讲者:杨凤一、魏春荣、王振义、杨帆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25/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当代婺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讲者:杨霞云、楼胜、陈丽俐 、李烜宇、谢玲慧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27/7(星期六)下午2时30分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传播与推广 讲者:陈建旭、谢玲慧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1/8(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细谈海派与麒派的艺术特色 讲者:陈少云、傅希如、鲁肃 主持:胡光明(戏曲研究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16/6(星期日)演出后 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演后座谈会 讲者:罗家英、汪明荃、新剑郎 主持:林玮婷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粤语主讲 (即场观众可留步参与,无须登记。)
27/6(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潮剧的艺术特色 讲者:张怡凰、詹少君、林燕云、林初发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11/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由《玉蜻蜓》到《柳永》— 尹派越剧的传承与创新 讲者:王君安、李敏、郑全、陈翠红、邢丽华、沈敏、张倩倩、赵阳、毛晓格、裘洁 主持:陈亮亮 地点: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演讲厅 普通话主讲
25/7(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当代婺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讲者:杨霞云、楼胜、陈丽俐 、李烜宇、谢玲慧 主持:陈春苗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1/8(星期四)晚上7时30分 细谈海派与麒派的艺术特色 讲者:陈少云、傅希如、鲁肃 主持:胡光明(戏曲研究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普通话主讲
5/6(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外语名著的粤剧演绎:以香港作品为例
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有以外语名著的故事、人物为题材的粤剧在香港公演。 近百年以来,香港偶尔出现跨文化粤剧的新作,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值得关注。在2024年的中国戏曲节,取材自十九世纪末法国剧作Cyrano de Bergerac的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将会首度公演。 这次讲座梳理百年来香港跨文化粤剧的历程,并选取过往一些剧目作为例子,讨论各种编演策略。
讲者:林万仪
(戏曲学术、教育、评论工作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11/6(星期二)晚上7时30分 戏曲剧种的流传与转变:以上海京剧、北方昆曲、福建越剧为例 一个戏曲剧种在某地兴起之后,流传并扎根于其他地域,往往会发展出不一样的艺术风貌。 2024年中国戏曲节将有上海京剧、北方昆曲和福建越剧的节目。 京剧形成于北京,昆曲发祥于苏州昆山,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县,成熟于上海。这次讲座扼要勾勒京剧从北京到上海、昆曲从南方到北方、越剧从上海到福建的过程,并透过这些支派的剧目选例,察看它们的艺术风貌。 讲者:林万仪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11/6(星期二)晚上7时30分 戏曲剧种的流传与转变:以上海京剧、北方昆曲、福建越剧为例 一个戏曲剧种在某地兴起之后,流传并扎根于其他地域,往往会发展出不一样的艺术风貌。2024年中国戏曲节将有上海京剧、北方昆曲和福建越剧的节目。京剧形成于北京,昆曲发祥于苏州昆山,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县,成熟于上海。这次讲座扼要勾勒京剧从北京到上海、昆曲从南方到北方、越剧从上海到福建的过程,并透过这些支派的剧目选例,察看它们的艺术风貌。 讲者:林万仪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2/6(星期日)下午3时
深宫烈女含国恨 — 说《铁冠图‧刺虎》
宫人费贞娥欲刺闯王,不料被婚配其部下「一只虎」。洞房夜,贞娥刺死「一只虎」,然后含恨自刎。剧中,贞娥既要有巧言令色的媚态,又要展示满腔仇恨和杀意,两种面貌交错呈现,而演员的眼神表演尤其突出,传统称「两副脸」。
本色说唱诉悲情 —
说《风雨像生货郎旦‧女弹》
长安李秀才一家遭遇劫难,在十三年后,由李家奶娘张三姑以一套〈九转货郎儿〉娓娓道来。她弹着琶琵、摇着蛇皮鼓,绘影绘声地述说当年的悲惨往事。曲文浅白,节奏明快,配合精彩的身段,令人不觉投入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中。
2/6(星期日)晚上7时 大江东去浪千叠 — 说《单刀会‧刀会》 此剧取材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所著《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昆曲舞台上保留的少数元杂剧遗存之一,铺演基本按关汉卿原本,曲调尽显北曲特色,在文辞和音乐上都体现了元代杂剧的风貌。此剧以北昆侯永奎、侯少奎父子的演出最为著名。
讲者:张丽真(资深昆曲艺术研究者)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9/6(星期日)下午3时 马上凄凉辞家国 — 说《青冢记‧昭君出塞》 述汉元帝时宫人王嫱奉旨出塞与单于和亲,由其弟王龙护送的过程。全剧唱做繁重,由昭君主唱全套曲牌,王龙插唱两段,念、做亦重,而马童则跌扑翻滚频繁,故此剧有「唱死昭君、做死王龙、翻死马 童」之说。 天涯一身路迢遥 — 说《宝剑记‧夜奔》 所谓「女怕思凡、男怕夜奔」,正道尽了表演的极高难度。北昆前辈名家在承传此剧时,曾多次整改,使剧情的铺演,能让演员尽情发挥武生行当的基本功,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是一出令人看得热血沸腾的武生 「独角戏」。
9/6(星期日)晚上7时 狰狞面貌妩媚骨 — 说《天下乐‧钟馗嫁妹》 在民俗流传中,钟馗既是阴阳两界的「驱魔大将军」,又被奉为「魁(奎)星」,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 在〈嫁妹〉一剧中,面目丑陋的钟馗,以精彩妩媚的舞蹈身段表演出文人的轩昂气度,美与丑,交织出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图。
讲者:张丽真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9/6(星期日)下午3时 马上凄凉辞家国 — 说《青冢记‧昭君出塞》 述汉元帝时宫人王嫱奉旨出塞与单于和亲,由其弟王龙护送的过程。全剧唱做繁重,由昭君主唱全套曲牌,王龙插唱两段,念、做亦重,而马童则跌扑翻滚频繁,故此剧有「唱死昭君、做死王龙、翻死马童」之说。 天涯一身路迢遥 — 说《宝剑记‧夜奔》 所谓「女怕思凡、男怕夜奔」,正道尽了表演的极高难度。北昆前辈名家在承传此剧时,曾多次整改,使剧情的铺演,能让演员尽情发挥武生行当的基本功,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是一出令人看得热血沸腾的武生「独角戏」。
9/6(星期日)晚上7时 狰狞面貌妩媚骨 — 说《天下乐‧钟馗嫁妹》 在民俗流传中,钟馗既是阴阳两界的「驱魔大将军」,又被奉为「魁(奎)星」,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 在〈嫁妹〉一剧中,面目丑陋的钟馗,以精彩妩媚的舞蹈身段表演出文人的轩昂气度,美与丑,交织出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图。
讲者:张丽真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 粤语主讲
19/5(星期日)下午2时30分 燕歌赵舞 ─ 北方昆曲经典及其艺术特色 讲者︰陈春苗(戏曲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G座博雅堂 粤语主讲
24/5(星期五)晚上7时 《长生殿》的浪漫与哀愁 讲者︰王振义、邵天帅 主持:陈亮亮(戏曲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I座演艺厅 普通话主讲
25/5(星期六)下午2时30分 昆剧表演传承大师班 经典传承《长生殿‧惊变》 导师:王振义、邵天帅 主持:崔文东(戏曲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I座演艺厅 普通话主讲
26/5(星期日)上午10时 主题:昆曲清唱大师班(一) 闺门旦演唱特色:以《玉簪记‧琴挑》为例 导师:顾卫英 主持:张丽真(资深昆曲艺术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G座博雅堂 普通话主讲
26/5(星期日)下午2时30分 昆曲清唱大师班(二) 净角演唱特色:以《单刀会‧刀会》为例 导师:杨帆 主持:陈春苗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G座博雅堂 普通话主讲
22/7(星期一)下午5时
一曲霓裳传千秋─
谈《长生殿.闻铃/弹词》的表演
讲者︰袁国良、张贝勒
乐队:北方昆曲剧院乐队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I座演艺厅
普通话主讲
饶宗颐文化馆 九龙美孚青山道800号 统筹机构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及饶宗颐文化馆
24/5(星期五)晚上7时 《长生殿》的浪漫与哀愁 讲者︰王振义、邵天帅 主持:陈亮亮(戏曲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I座演艺厅 普通话主讲
26/5(星期日)上午10时 昆曲清唱大师班(一) 闺门旦演唱特色:以《玉簪记‧琴挑》为例 导师:顾卫英 主持:张丽真(资深昆曲艺术研究者)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G座博雅堂 普通话主讲
22/7(星期一)下午5时
一曲霓裳传千秋─
谈《长生殿.弹词》和《牧羊记.望乡》的表演
讲者︰袁国良、翁佳慧
乐队:北方昆曲剧院乐队
地点:饶宗颐文化馆I座演艺厅
普通话主讲
饶宗颐文化馆 九龙美孚青山道800号 统筹机构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及饶宗颐文化馆
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

特别为中华文化节全新推出的「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致力鼓励学生参与文艺活动,共同体验中华文化艺术的精妙。活动包括中国戏曲节忻州文化研究院及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出。中国戏曲节「校园戏曲漫游」导赏活动将巡回拜访参与中学,介绍戏曲表演特色并附示范演出,以活泼互动的形式介绍戏曲艺术,为学生打开认识中华文化的新天地!
忻州文化研究院
23/6(星期日)下午2时30分
《双官诰》
主演:贾粉桃、杨仲义、成凤英、张宇平、李文梅、张小玲、冯慧玲

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7/7(星期日)下午2时30分
折子戏《白兔记.诉围》
主演:陈艳苗、周金伟、夏妍
折子戏《乾坤福寿镜.失子惊疯》
主演:刘海霞、尹春丽
折子戏《打登州.黄桑店》
主演:王树昌、柴博
折子戏《金箭媒.兴围》
主演:尹春媛、李昊
折子戏《玩会跳船》
主演:陈媛、周金伟、王蕊
折子戏《八大锤》
主演:侯苗苗

校园戏曲漫游
10场校园演出及流动展览
6月底至7月初
10间中学
以粤语演出/讲解

戏曲电影欣赏
9月初
中小学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
主演:六龄童、筱昌顺、七龄童、傅马潮、筱艳秋
导演:杨小仲、俞仲英
彩色/99分钟
字幕:唱词部分附简体中文字幕
片源及电影资料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

京剧示范演出

3/8(星期六)下午5时30分 上海京剧院 《拾玉镯》选段 主演﹕杨扬、杨楠、王盾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免费入场)
艺蕴千秋 — 中国戏曲节相片展

转眼之间,中国戏曲节已与观众在剧场共度了十一个盛夏,今年昂然踏入第十二届,并获纳入首届「中华文化节」,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历年来戏曲节合共上演了超过三百场戏曲演出、过百个来自大江南北的戏曲院团曾应邀献技、参与制作及演出的演艺人员合共接近七千名。这些年戏曲节汇聚的戏曲界精英翘楚多不胜数,舞台上总是光芒万象,薪火相传的,除了台上传统戏曲艺术的精湛技艺,也是台下领略中华文化艺术感动人心的强大共感。
是次相片展精选了历年来在戏曲节舞台上上演的精彩瞬间,回顾京剧、昆剧、粤剧、越剧及地方剧种众多顶级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动人丰采、剧场里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妙场面,与大家一同回味让人难以忘怀的戏曲时刻。置身于「气韵盈然」的名角大师之中,让我们一起回顾美好、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精彩的戏曲节演出。
展期:28/5-16/6 (二 – 日) 上午 9 时 – 晚上 11 时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展览场地
免费入场




艺术展•演 — 中国戏曲节2024

展期:18/6-2/7
地点:香港大会堂大堂
展期:3/7-10/9
地点:香港中央图书馆10楼艺术资源中心
展期:22/7-5/8
地点:元朗剧院大堂展览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