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项艺术瑰宝从不同角度展现千姿百态,至今仍深深吸引广大观众。自二○一○年起举办的中国戏曲节,将会秉承过去八年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的宗旨,继续展示各地饶富特色的戏曲剧种,把戏曲之美立体地呈现于观众眼前。
上海崑剧团带来全本大戏《长生殿》为戏曲节揭开序幕。此剧由国宝级崑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领衔主演,结合「五班三代」老中青演员,诉说风雨飘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上海崑剧团自二○○七年首演此剧至今已逾十年,今次将以盛大阵容重现经典。今年适逢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着名「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逝世六十周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兼程派传人李海燕率领中国国家京剧院二团演出程派专场,以《梅妃》、《锁麟囊》及《武则天轶事 》三齣长剧,完美展现程派唱腔优雅婉转的特色。
今年戏曲节网罗多个别具韵味、绚丽多彩的地方戏曲以飨戏迷。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继二○一三年后再度访港,上演传统剧目《闹九江》、轻喜剧《挑水伯》及五齣折子戏;同场还有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折子戏的演出,观众可以一睹与变脸齐名的耍牙绝活,机会难逢。莆仙戏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美誉,以风格古雅、唱腔丰富、传统深厚见称,至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的遗响。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是莆田市唯一的市级国有重点院团,今次来港演出《状元与乞丐》及《三请樊梨花》,加上一场以经典剧目组成的折子戏,让戏迷有机会欣赏莆仙戏这个别树一帜的古老剧种。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载誉归来,演出气势磅礡的大戏《屈原》、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唱做繁重的文武戏《穆桂英挂帅》,以及历久不衰的经典喜剧《三看御妹》。四齣长剧均由国家一级演员兼二度梅花奖得主吴凤花领军,联同吕派吴素英、傅派陈飞及尹派张琳三位梅花奖得主倾力演出,戏迷可尽享视听之娱。
戏曲界素有粤剧梆子腔源于西秦戏的说法,两者关係一向密切。今届戏曲节将此两剧种同时搬上舞台,可谓难能可贵。这次演出的剧目均经过精心挑选,情节相关。例如同样描述杨家将故事的西秦戏《辕门罪子》与粤剧《六郎罪子》,观众可从中窥探两个剧种微妙的连繫。西秦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维平带领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与罗家英、尹飞燕、郑咏梅等本地粤剧名伶同场献技,实在不容错过。
粤剧名伶阮兆辉在《文姬归汉》中身兼编剧与演员,联同资深红伶陈好逑及尤声普担纲演出,加上李龙、陈咏仪、黎耀威等一众演员,阵容与剧目均极具吸引力。
除了精彩的舞台表演,戏曲节还准备了多项艺术导赏活动,包括讲座、戏曲电影欣赏、艺人谈及展览等,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欣赏戏曲艺术。此外,为纪念越剧《红楼梦》首演至今六十年,上海越剧院将以「红楼导赏」及《红楼‧音越剧场》两个节目,带领大家走进《红楼梦》的世界,领略这齣历久弥新的名剧惊人的魅力与隽永的韵味。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文化节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