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靈活現 ─ 川劇


展覽內容下載

川劇藝術

起源及發展
川劇是四川、重慶地方主要劇種之一,既是巴蜀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亦是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川劇大約於清朝時期正式形成,當時四川當地原有的「車燈戲」融匯江蘇、江西、安徽、湖北、陝西、甘肅各地聲腔,逐漸形成現今結集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劇種――川劇。

川劇集各聲腔之大成,可說是自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的一個縮影。五種聲腔劇目的唱詞及讀白都以四川成都語音為標準,只有少數移植劇目演唱時會夾用陝音及蘇音,如陝西地方戲移植而成的《陝斷橋》、《八件衣》,及蘇崑移植劇目《雙下山》、《醉隸》等。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而且充滿濃郁的生活文化色彩,因而廣受觀眾歡迎。

藝術特色
川劇常演劇目逾百部,表演行當齊全,分類細緻,在五大行當下再細分成若干類型,唱、做、唸、打皆齊,表演細膩、生動,加上不少演員創造出自己的拿手絕活,如變臉、吐火、托舉、水袖、褶子功等,巧妙運用絕技來表達劇情、塑造人物特性,使演出更別開生面。除了舞台設計外,川劇傳統舞台美術包含四大元素,包括:服飾、臉譜、砌末(即台上的佈景道具)及扮戲,這些美術元素延續了中國戲曲的傳統舞美文化,亦使川劇形成別樹一幟的表演風格。


高腔

高腔是川劇五種聲腔之一,其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被視為川劇中最突出且最具地方特色的聲腔。高腔源於江西戈陽腔,其唱腔不但具備南方音樂的婉轉悠揚,亦兼有北方音樂的高昂慷慨,其行腔流暢、節奏靈活、悲喜皆宜。

藝術特色
高腔屬曲牌體音樂,其曲牌數量眾多,且文辭典雅、可讀性強。高腔亦繼承了戈陽腔的特色,演唱時一唱眾和,可用打擊樂伴奏,又能徒歌演唱,伴以音色獨特的鑼鼓,形成了以「幫(幫腔)、打(鑼鼓伴奏)、唱(角色演唱)」三位一體的獨特表演形式。

幫腔
幫腔是高腔音樂的一大特點,指在演出時由一幫腔人員領腔,眾人合腔。幫腔的作用繁多,包括定調、描繪環境、渲染氣氛、描繪人物的思想感情、代替角色演繹內心獨白、以第三者口吻評價劇中人物及對劇情作出反應等,可見幫腔於高腔音樂的整體結構及表現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演出獨具魅力、引人入勝。


崑腔

崑腔原稱為「崑山腔」,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聲腔,亦是川劇五種聲腔之一。起源於元朝末年的崑山地區,於明朝時期經藝術家進行改革,形成了具有川劇特點的「南崑」,其唱腔委婉細膩、抒情性強。崑山文人梁辰魚創作的《浣紗記》更一度將崑腔發展推向高峰,文人學士爭相創作崑腔傳奇。

藝術特色

崑腔詞白文雅,不論歌唱及形體動作都要求嚴謹、細膩雅緻。崑腔的流傳範圍廣泛,流傳於各地的崑腔吸收了該地區的方言及音調,使崑腔帶有鮮明的地方色彩,當中包括用於川劇的川崑、京劇的京崑、湘劇的湘崑等。


燈戲

燈戲亦稱為「燈調」,是建基於民間歌舞及俗曲的聲腔類型,屬川劇五種聲腔之一,亦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源於四川的傳統聲腔。2006年,國務院將重慶梁山燈戲及四川川北燈戲統稱為「燈戲」,並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背景
燈戲起源於四川農村的祭祀戲劇,初期的燈戲演員皆為愛好民事活動的下層民眾,每逢節日或紅白二事便會於廟會、院壩演出。院壩中央會豎立燈杆並掛上紅燈,由於演出於燈下進行,故命名為「燈戲」。燈戲內容大多都是反映民間生活,描寫及歌頌勞動人民喜慶豐收,生活機趣,表演風格亦較粗獷簡潔、詼諧生動,充分表現鄉土風情。

藝術特色
燈戲的唱腔節奏輕鬆明快、樸實優美,多以胖筒筒、川二胡、嗩吶等樂器作伴奏,打擊樂器則多用鑼及盆鼓。其唱詞主要為七字句,兼有長短句式,結構多為四句或六句式的小曲,演唱時亦常借用高腔中的「小打」,即演員唱一句,樂隊伴奏一句,節奏明快、活潑生動,加上唱多白少、載歌載舞,使燈戲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彈戲

彈戲是川劇五種聲腔之一,源於陝西的秦腔,屬於梆子聲腔系統的分支,故亦有「川梆子」之稱。彈戲雖源於秦腔,但受四川地方語言及音樂影響,彈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具有濃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藝術特色
彈戲保留了梆子聲腔的特點,高亢且鏗鏘,並使用梆子作擊節樂器,而主奏樂器則使用蓋板胡琴。川劇的曲調分有「甜皮」及「苦皮」,「甜皮」表現喜悅之情,「苦皮」表現悲苦的情感,此兩種曲調既可獨立使用,亦可出現於同一劇中,其結構形式相同,卻能形成鮮明的對比。


胡琴

胡琴又稱「絲弦子」或「皮黃」(即西皮及二黃的統稱),是川劇五種聲腔之一。以小胡琴作主要伴奏樂器因而得名。胡琴繼承了漢調及徽調的傳統,並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胡琴腔。

藝術特色
胡琴曲調分有西皮及二黃兩類,西皮只有一個基本腔調,節奏明快且流暢,有剛有柔,可悲可喜;二黃則包括四個基本腔調,包括正調二黃、反調二黃、平板,及老調,其中以正調二黃為主要腔調,其唱腔渾厚而含蓄。

劇中既有柔美優雅的李亞仙、出身官宦之家的的翩翩公子鄭元和,亦有刻薄勢利的老鴇,及市井詼諧的乞丐,清新高雅與幽默庸俗的角色共冶一爐,雅中見俗,俗中帶雅,具有雅俗共賞的獨到之處。此外,此劇運用了川劇「悲劇喜演,喜劇悲演」的獨特表現手法,悲喜交雜、五味紛陳,把這動人的愛情故事活現於觀眾眼前。


參考資料:
照片及部份資料由重慶市川劇院提供
劉國傑:《音樂研究》1995年 第2期〈論高腔音樂〉,1995
《四川旅遊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林琳:《四川戲劇》2007年 第1期〈川北燈戲的定位與傳承思考〉,2007
杜建華:《川劇精華》,四川辭書出版社,2009
國家新課程教學策略研究組:《戲曲百花》,遠方出版社,2009
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最應了解的四川歷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馮芸:《戲曲藝術賞析》,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
嚴福昌:《四川燈戲集續編上卷》,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
石俊、王虹瑩:《國學泛舟》,獨立作家-龍視界,2013
何桑、陳誠:《第五屆陝西省藝術節中國秦腔高層論壇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