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首

序言

中國戲曲節自二零一零年起舉辦,轉瞬間已踏入第七屆。歷年來承蒙各地藝術家和觀眾鼎力支持,戲曲節得以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今屆戲曲節節目紛呈,當中包括「紀念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的崑曲及崑劇演出和「南北猴戲」系列,與戲迷一同探索繽紛絢麗的戲曲世界。

為紀念偉大戲劇家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國寶級藝術家蔡正仁、岳美緹、梁谷音、張洵澎和張靜嫻聯同上海崑劇團一眾優秀演員,呈獻《臨川四夢》崑曲清唱會,演繹湯顯祖四大名劇《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的精彩唱段;當中幾位大師更會與後輩演員合作,演出《牡丹亭》及其他經典折子戲。此外,戲曲節委約本地崑曲學者古兆申重編名劇《紫釵記》,由浙江崑劇團製作演出。首場演出由香港的邢金沙及台灣的溫宇航擔綱演出,另一場由劇團青年演員曾杰及胡娉領銜主演。浙江崑劇團還會演出《蝴蝶夢》和四齣折子戲。

粤劇《捨子記》改編自傳統劇目《寶蓮燈》的折子戲〈二堂放子〉,由本地名伶尤聲普、陳好逑率領新秀演員同台獻藝,兩位前輩身傳心授,目的在讓粤劇藝術繼續承傳。另外,載譽歸來的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將會聯同京劇名家于魁智、李勝素和特邀大連京劇院院長楊赤,以鼎盛的陣容為觀眾送上多個經典劇目。

適逢猴年,戲曲節特別以猴戲藝術為題,呈獻「南北猴戲」系列。「猴戲」泛指模仿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戲曲表演,以靈動活潑見長。一代京劇猴王李少春之子兼著名京劇演員李寶春將會聯同北京京劇院青年團,演出《孫悟空大鬧天宮》。享譽全國的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則演出膾炙人口的紹劇猴戲,展現南派粗獷剛烈的風格。南北猴戲場面有趣,武打精彩,定能為戲曲節增添熱鬧歡樂的氣氛。山東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帶來大弦子戲、棗梆、兩夾弦、大平調及山東梆子共五個極富鄉土氣息的地方劇種,首四個更是首次與香港戲迷見面。

此外,戲曲節還會舉辦多項延伸活動,包括講座、藝人談、工作坊、展覽和戲曲電影欣賞等,讓觀眾從不同角度深入認識戲曲文化。近年內地戲曲界積極製作三維電影,以高畫像質素保存戲曲電影,弘揚戲曲藝術。今屆戲曲節亦緊貼時代脈搏,除粤劇電影外,還會播放三維戲曲電影,帶給香港觀眾新體驗。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文化節目組







目連戲介紹
戲曲文化廣大浩瀚,踏入第六屆的中國戲曲節,將細意呈現不同時空的戲曲藝術面貌,從村落演到宮廷、由古代步至現代,與觀眾一同「穿越」一回!

上海京劇院為戲曲節揭開序幕,國寶級京劇藝術家尚長榮與優秀梅派演員史依弘演出全本《霸王別姬》、麒派藝術名家陳少雲主演劇力萬鈞的《狸貓換太子》、大型神話京劇《孫悟空大戰盤絲洞》風格新穎獨特,盡顯海派京劇極盡視聽之娛的超凡本領。

目連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活化石,唱白古樸,表演穿插特技武術等豐富元素,地方色彩濃厚。戲曲節今年特別安排了目連戲系列,邀請三隊各具特色的團體,分別有技藝出眾的福建泉州市吳天乙打城戲傳承中心首次來港,演出打城戲保留承傳的傳統目連折子戲。目連戲為祁劇高腔之祖,湖南省祁劇保護傳承中心(原湖南省祁劇院)重臨香江演出技驚四座的高腔本戲《目連救母》及傳統折子戲。目連戲文化既源於民間風俗,戲曲節特別邀請安徽祁門縣栗木村和歷溪村的村民暫緩農務,首次來港分享在村中祠堂得見的祖傳目連小戲,簡樸傳統風貌的演出,別具韻味。

新編粤劇《武皇陛下》由粤劇紅伶尹飛燕、阮兆輝、鄧美玲、溫玉瑜等聯同優秀青年演員傾力演出。珍貴的嶺南八大曲餘韻繼續傳承,由粤曲唱腔名家梁素琴擔任藝術總監,重新整理《辨才釋妖》曲本,由粤劇紅伶羅家英、吳仟峰、梁之潔、鄭詠梅等參與演出,重現傳統精湛古腔藝術。

北京京劇院資深京劇專家從珍貴清宮秘本中精選復原的《昭代簫韶》,從舞台配置至唱唸表演皆尋源歸根,由著名乾旦表演藝術家溫如華、胡文閣及譚派藝術家譚孝曾等以原聲嚴謹演繹,再現京劇初創時的本色。香港京崑劇場鄧宛霞、耿天元夥拍山東省京劇院合演名劇《狀元媒》及京崑折子戲。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及蘇劇團首次在港呈獻蘇劇並同時展演崑劇經典劇目,由優秀表演藝術家王芳、趙文林及俞玖林等攜手主演,實是難得。

除了舞台演出,戲曲節繼續安排多項藝術導賞活動,包括講座、舞台參觀、戲曲電影欣賞、藝人談及展覽等;為配合目連戲系列邀請各地資深學者專家參與「戲曲與祭祀」論壇,深度認識和理解戲曲文化藝術淵源。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文化節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