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  甲子四折《平贵别窑》 裴艳玲越剧四大小生流派汇演  《狸猫换太子•拷打寇珠》  吴凤花越剧四大小生流派汇演  《何文秀•桑园访妻、哭牌算命》  赵志刚越剧四大小生流派汇演  《红楼梦•焚稿、哭灵》  张小君越剧四大小生流派汇演  《珍珠塔•方卿前见姑》  徐标新新编粤剧《搜证雪冤》  李龙新编粤剧《搜证雪冤》  龙贯天新编粤剧《搜证雪冤》  王超群「岭南余韵」八大曲选演  阮兆辉、罗家英、廖国森 (左至右)浙江永嘉昆剧团  《张协状元》  林媚媚 (中)云南省滇剧院  《杨门女将•出征》  王玉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陈三五娘》  曾静萍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金叶菊》  余锦程 (中)河南豫剧院二团  《清风亭上》  李树建 (左)、柏青 (右)京昆剧场  《武松与潘金莲》  邓宛霞 (左)、侯少奎 (右)京昆剧场  《长生殿•惊变、埋玉》  蔡正仁

%E6%98%86%E6%9B%B2%E6%B8%85%E5%94%B1%E8%89%BA%E6%9C%AF%E7%B3%BB%E5%88%97



节目改动

昆曲清唱会演唱者顾铁华及周秦因健康理由未能参与演出,有关演出及延伸活动内容将作改动,详情请见以下更新资料。

昆曲以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几百年来通过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参与,积累了丰富的演出剧本。例如高明写《琵琶记》丶汤显祖写《牡丹亭》,洪升写《长生殿》,纷纷记下了明清时期昆曲的辉煌,昆曲艺术因文人的参与而大大提高了唱丶演的艺术水平和品位。昆曲清唱先於剧唱,昆腔改良而成为风靡上层社会的「水磨」雅曲,即得力於明中叶魏良辅丶梁辰鱼等一批文人雅士,并於明清两代留下了丰富的曲唱理论。文人阶层以清曲演唱的形式辗转相传,重於曲唱的研究,追求文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探讨文字的声韵,乐音的协调。因此,昆曲艺术流传至今,不但见诸於舞台之上的演出,清曲演唱亦十分蓬勃。今年中国戏曲节主办「昆曲清唱艺术系列」,以两场昆曲清唱专场及三场昆曲论坛,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了解昆曲艺术。

7月11至12日 (五至六) 7:30pm

油麻地戏院剧院

昆曲清唱会


7月11日 (五) 7:30pm
甘纹轩
《牡丹亭.惊梦》 【山坡羊】
《西楼记.楼会》 【楚江情】
欧阳启名
《牡丹亭.惊梦》 【绵搭絮】
《艳云亭.痴诉》 【鬭鹌鹑】
汪小丹
《牡丹亭.寻梦》 【懒画眉】
《玉簪记.琴挑》 【朝元歌】
《长生殿.絮阁》 【喜迁莺】
陈安娜
《红梨记.草地》 【倾杯玉芙蓉】
《慈悲愿.认子》 【北集贤宾】
陈彬
《绣襦记.莲花》 【莲花落】
《琵琶记.赏荷》 【红纳袄】
《邯郸梦.三醉》 【红绣鞋】
赵卫
《牡丹亭.拾画》 【颜子乐】
《牡丹亭.硬拷》 【折桂令】
《荆钗记.见娘》 【江儿水】
赵一凡
《连环记.议剑》 【锦缠道】
《四声猿.骂曹》 【油葫芦】【天下乐】
《牧羊记.望乡》 【忒忒令】
孙燕虹
《西楼记.拆书》 【一江风】
《红梨记.亭会》 【桂枝香】
何嘉砚
散曲 【临江仙】(俞平伯)
《水浒记.活捉》 【梁州新郎】
张丽真
《牡丹亭.寻梦》 【江儿水】
散曲 【步步娇】(明 佚名)
陈春苗
《琵琶记.书馆》 【解三酲】(两支)
散曲《秋思》 【离亭宴带歇指煞】(元 马致远)
《邯郸梦.三醉》 【红绣鞋】【迎仙客】


7月12日 (六) 7:30pm
蔡正仁
《长生殿.哭像》 【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
《千忠戮.惨睹》 【倾杯玉芙蓉】
张继青
《牡丹亭.惊梦》 【山坡羊】
《牡丹亭.离魂》 【集贤宾】
汪世瑜
《西园记.夜祭》 【小桃红】
《牡丹亭.惊梦》 【山桃红】
梁谷音
《水浒记.活捉》 【骂玉郎】
《焚香记.阳告》 【满庭芳】【上小楼】
姚继焜
《绣襦记.打子》 【折桂令】【收江南】
《千忠戮.打车》 【新水令】
黄小午
《长生殿.酒楼》 【商调集贤宾】【逍遥乐】
《长生殿.弹词》 【六转】
王维艰
《吟风阁.罢宴》 【朝天子】
《荆钗记.见娘》 【刮鼓令】
李鸿良
《精忠记.扫秦》 【迎仙客】
《水浒记.活捉》 【渔灯儿】
龚隐雷
《紫钗记.折柳》 【寄生草】
《铁冠图.刺虎》 【滚绣球】
吴双
《牡丹亭.花判》 【油葫芦】【寄生草】
《风云会.访普》 【滚绣球】

伴奏 江苏省昆剧院乐队
票价 $240 (每场)
  • 唱词有中文字幕
  • 每场演出长约2小时15分钟,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
7月13日 (日)

饶宗颐文化馆演艺厅

昆曲论坛

2:00-3:30 pm

昆曲伴奏特色

讲者: 王建农 (国家一级演奏员)丶 戴培德 (国家一级演奏员)
主持: 苏思棣


4:00-5:30 pm

清曲艺术之承传

讲者: 甘纹轩丶欧阳启名丶汪小丹丶陈安娜丶陈彬
主持: 张丽真 (昆曲艺术研究者)


7:30-9:00 pm

名家谈曲

讲者: 蔡正仁丶张继青丶汪世瑜丶梁谷音丶姚继焜丶黄小午
主持: 郑培凯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 普通话及粤语主讲
  • 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饶宗颐文化馆

地址 九龙青山道800号
查询 2100 2828
网址 www.jtia.hk

蔡正仁

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1961年毕业於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工小生,尤其擅长官生戏。师承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及传字辈沈传芷丶周传瑛等名家。其嗓音宽厚明亮,膛音充足,底气饱满,感情真挚。1986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主演《长生殿》获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2010年获第十三届文华表演奖榜首。



张继青

江苏省昆剧院名誉院长,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师承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丶曾长生等。她戏路宽广,唱腔刚柔相济,对艺术追求一丝不苟。在继承「惊梦」丶「寻梦」丶「痴梦」这三出经典旦角折子戏中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而被誉为「张三梦」。2004年为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担任艺术总顾问。



汪世瑜

前浙江昆剧团团长,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师承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巾生,兼能冠生丶皮生,尤以巾生见长,享有昆曲「巾生魁首」之赞誉,蜚声海内外。2004年为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担任艺术总监及总导演。



梁谷音

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於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师承张传芳丶朱传茗丶沈传芷等名家,嗓音甜润,表演细腻,戏路宽广。主演花旦,但正旦丶闺门旦俱能胜任,誉为昆剧界的「通才演员」。曾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演出《潘金莲》获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丶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1993年演《牡丹亭》获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



姚继焜

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丶官生,师从沈传芷丶郑传鉴丶倪传钺等传字辈艺术家,并受教於苏州着名曲家宋选之丶姚轩宇丶吴仲培。向上一辈昆剧艺人承传了颇多传统折子戏,演出风格刚劲与文气兼备,念白与唱腔忠於传统,与张继青合演《烂柯山》饰朱买臣,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黄小午

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师承包传铎丶郑传鉴丶倪传钺等名家,并得周传瑛的传授。他演唱苍劲酣畅丶吐字清晰,表演真切自然。曾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擅演剧目有《长生殿.酒楼》丶《连环记.议剑》丶《琵琶记.扫松》及《千忠戮.草诏》等。



王维艰

着名昆剧表演艺家,国家一级演员,工老旦丶正旦,师从宋衡之丶宋选之丶王传蕖。嗓音明亮,运腔细腻婉转。擅演《吟风阁.罢宴》中的刘婆丶《西厢记.拷红》中的崔夫人丶《红梨记.花婆》中的花婆等老旦角色。



李鸿良

国家一级演员,工丑丶副,现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1985年毕业於江苏省戏剧学校,师从周传沧丶范继信丶姚继荪丶刘异龙丶王世瑶丶张寄蝶等名家。其表演细腻传神丶诙谐幽默,行当基本功扎实。曾主演《孽海记.下山》中的和尚本无丶《义侠记.游街》中的武大郎及《风筝误》中的丑女詹爱娟等丑角人物。曾获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丶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表演奖,2011年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龚隐雷

国家一级演员,师承张继青丶胡锦芳等昆曲表演艺术家。其扮相秀丽,台风优雅,唱腔尤重传统规范。曾主演《牡丹亭》丶《玉簪记》丶《窦娥冤》等作品广获好评。曾获首届全国昆曲兰花优秀表演奖丶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优秀表演金奖及江苏省第二届戏曲红梅杯金奖。



吴双

国家一级演员,工净角。先後毕业於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和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方洋丶锺维德丶王群。其嗓音高亢,台风大度。曾获首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红梅金奖丶2007年全国昆剧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演员奖丶2009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奖。



甘纹轩

上海昆曲研习社社长。父为南京着名曲家甘贡三,自幼耳濡目染。从施桂林丶徐金虎丶李金寿等名师习曲,《牡丹亭.游园》由溥侗传授。後从尤彩云习艺三年,学旦并兼小生丶老生丶大面戏。1956年参加由赵景深创办的上海昆曲研习社,期间得沈传芷丶方传芸丶张传芳丶王传蕖等指导。曾应邀於上海复旦大学丶上海医学院丶同济大学等曲社授曲。



欧阳启名

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毕业於日本早稻田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丶博士研究生导师丶中国戏曲研究中心副主任。1979年加入由俞平伯任社长的北京昆曲研习社,从师周铨庵丶马祥麟丶王传蕖等学习,习曲之馀,亦学表演。



汪小丹

南京昆曲社社长。出自京昆艺术名门,外祖父京昆名家甘贡三享有「江南笛王」之美誉。1954年甘贡三与吴梅丶仇莱之等组建南京昆曲社,与爱新觉罗•溥侗(红豆馆主)丶梅兰芳丶俞振飞等研习京昆艺术。汪小丹父亲汪剑耘为梅兰芳入室弟子,自幼得到父辈师长言教亲授京昆艺术。现任南京甘熙故居京昆文化艺术研习中心会长丶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会长丶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



陈安娜

海外昆曲社社长。毕业於台湾师范大学国,大学期间参加昆曲社,由汪经昌丶夏焕新教授昆曲,後参加台北蓬瀛曲集,得焦承允指导。1967年起师从张充和学习唱念表演及笛子。1991年在纽约加入海外昆曲社传习班,向史洁华丶王泰祺丶乐漪萍丶温宇航等多位旅美昆曲艺术家学习。



陈彬

水磨曲集昆剧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1969年开始习曲,从「笛王」徐炎之及张善芗习旦行,1994年起随上海昆剧团周志刚工小生。曾任台湾大学丶政治大学丶东吴大学丶辅仁大学丶台北市立中仑高中昆曲社和铭传商专中国戏曲研究社指导老师,并曾於台北艺术大学丶台南艺术大学丶元智大学丶杨梅高中开设昆曲课程,现为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周秦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丶博士研究生导师。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擫笛度曲。1982年毕业於江苏师院,为钱仲联入室弟子。1989年主持苏州大学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2001年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出版《中国昆曲论坛》年刊。2003年以来应白先勇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



顾铁华

自幼醉心戏曲,自小家中延聘名师为其开蒙学习京剧。五六十年代由南京曲圣甘贡三启蒙习唱昆曲,并随京昆奇人「红豆馆主」门人张澍声攻习京剧小生。1979年拜京昆泰斗俞振飞门下,成为俞大师的第一位海外弟子。热心支持京昆艺术发展,创建「顾铁华振兴昆曲基金」扶持昆曲发展。为抢救传承濒临灭絶的传统剧目,曾出版《粟庐曲谱外编》及《中国昆剧精品集粹》声像资料六集。



赵卫

上海昆曲研习社社员,从柳萱图丶陈宏亮丶叶惠农丶甘纹轩等曲家习曲,学习巾生及大冠生曲目。曾与甘纹轩合演《断桥》丶《楼会》,与汪小丹老师合演《惊梦》等折子戏。



赵一凡

上海昆曲研习社社员。幼嗜京剧,2001年得刘润恩启蒙,习昆曲老生;後得陈宏亮丶李闓东丶甘纹轩丶金睿华等曲家指点,又向倪传钺学习唱念,并通曲笛及板鼓。



孙燕虹

於苏州昆曲研习社习曲,曾受姚志曾丶蔡滨秋等曲家指点,主工巾生,并能擫笛。2005年加入苏州欣和曲社。



何嘉砚

中央美术学院滋兰昆曲社前社长。师从北京曲家朱复,2011年加入北京昆曲研习社。毕业返沪,师从上海昆剧团胡保棣习曲并随上海曲家甘纹轩丶金睿华学习。



张丽真

香港和韵曲社社长。1988年随乐漪萍女士学习昆曲,後随南京曲家王正来丶北京曲家朱复研习曲学。多年来积极推广昆曲艺术,於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教授昆曲艺术课程;并於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戏曲资料中心丶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及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担任昆曲导师。除昆曲外,近年亦探讨中国古典歌唱艺术,包括宋词丶琴歌等。光碟录音有《姜白石词拟唱》,《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注试唱》。



陈春苗

香港和韵曲社副社长。香港大学丶苏州大学硕士,从古兆申丶张丽真丶周秦习唱昆曲,又蒙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丶岳美缇丶北京曲家朱复等给予指导。曾於香港城市大学丶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及参与研究工作。多次於本港与美国等地公开演唱昆曲丶宋词及琴歌。光碟录音有《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注曲牌试唱》。